昨天傍晚5点,杭州良渚新港村头的一大片菜地放着几个大筐,几位大姐正在把刚割下来的鲜嫩青菜往里码得整整齐齐。杭州良渚麟海蔬果专业合作社社长何林海指着眼前大片的菜地说,这块地里的青菜,以前都是就近送到勾庄批发市场。两个月前,青菜批发价掉到每斤2毛多,也是照送。现在,他每天要送上千斤到杭州市中心的万寿亭农贸市场直销点,这几天卖1.4元1斤,但仍然比别人卖1.8元便宜很多。“已经有一批马大嫂成了我们直销点的粉丝了!”皮肤黑黑的何林海笑得很开心。“我在良渚有400多亩菜地,加上萧山的基地总共有500多亩,在杭州市区开个20家直销菜点没问题!可是农贸市场找这样的直销点太难了!”在年前就开始关注本报关于直供直销报道的何林海,昨天仔细读了都市快报《总理重视杭州超市店长建言的农超对接》(2月12日都市快报A05版)后,对蔬菜直供直销更有信心了,拉上记者一起去他的菜地看看他的种菜规模。记者鲁莹摄影韩丹
400亩基地保证直销点都卖本地菜
小青菜、生菜、大白菜是现在口感最好的本地菜,在何林海的基地里,那些露天种植的小青菜口感甜糯,是直销点的明星产品。这几天天气冷,蔬菜总体价格不便宜,在万寿亭农贸市场,他们的菜加上直销的价格优势,每天能卖出1000多斤,而且中午就可以收摊了。
良渚的菜地被分割成好几个地块,我们开车花了半个多小时才把菜地都看了个遍。何林海要的都是地势较高的土地,防止雨水多时低洼地的菜被水淹坏。依照蔬菜的种类,他把菜地分成好几块,青菜、菠菜、生菜等,每种蔬菜都有专门的负责人监督所有农活。田边堆着很多袋装的鸡粪,据说是上好的有机肥。
年前的几场大雪把很多菜农的大棚都压塌了,何林海的大棚支撑用的是钢管而不是易断的毛竹,大都安然无恙。他的基地里种了小青菜、茼蒿、香菜、菠菜、生菜、黄芽菜、大白菜一共七八个品种。种的都是杭州人常吃的大路菜。这里可以现学到很多种菜常识,比如毛毛菜特别娇嫩,一年四季都要种在大棚里,香菜只有6到9月不能种,小青菜几乎全年都可以种,但是不同的季节要换种子。
想找连锁直销点很不容易
“今年冬天第一场雪前,青菜送到批发市场2毛钱一斤,但是直销点能卖8毛钱,还比别人家的便宜,你说直销点好不好?”何林海说,他的直销点摊位每天上千斤的销量只占何林海蔬菜基地很小的产量。他盘算着,如果能进入二三十家农贸市场,建立直供连锁,就能形成规模效应,成本就可以降低了。
“可是我年前去找一家私营农贸市场经理,人家一听连连摇头说,你的菜价格卖这么低,其他摊主怎么办?我能保证菜价便宜,可是找不找得到点我很没底哎!”
在万寿亭农贸市场,何林海确实碰到了这个问题。开张第二天就受到了其他蔬菜摊位的集体抵制。别人的小青菜卖1.2元/斤,他卖0.6元/斤,愤怒的摊贩差点和他打起来。为了平息其他经营户的质疑,市场经理胡伟民把一些经营户带到何林海的良渚蔬菜基地现场观察,证明他的菜确实是基地直供的。而万寿亭农贸市场的其他摊位似乎已经找到了某种默契,每天的价格与直供蔬菜保持一个固定距离,价格总体比以往便宜了一点。
如何发展更多蔬菜直销点?何林海希望政府部门能帮助推动。我们也想在这里吆喝一下,如果你有好主意或是有好的摊位,欢迎和我们联系。
- 上一篇:没有了
- 下一篇:杭州5家农贸市场经理昨天面谈何林海欢迎他去市场直销蔬菜